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樓主: VR2GY

合訂本: 軍事討論版 10.2010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5-1-2007 01:59:23 | 顯示全部樓層

葉劍英 元帥--廣東最高軍階 將領 #2

客家名人:葉劍英元帥
 
   
 

葉劍英(1897-1986)

  中國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締造者之一。1897年4月28日生於廣東省梅縣雁洋堡。少年時在丙村三堡學堂和梅縣東山中學讀書,受到辛亥革命影響,立志報效國家。1916年隨父赴南洋。翌年回國,入雲南講武堂學習,畢業後 追隨孫中山先生,投身於民主革命。1920年夏,葉劍英參加了孫中山組織的驅逐桂系軍閥之役。翌年10月,隨大總統孫中山出巡廣西。1922年6月,軍閥陳炯明叛變。任海軍陸戰隊營長的葉劍英率部護衛孫中山脫險,同叛軍英勇作戰。嗣後,前往福建任東路討賊軍第八旅參謀長,隨軍入粵討伐陳炯明。1924年初,葉劍英任建國粵軍第二師參謀長。受廖仲愷先生邀請,參加創建黃埔陸軍軍官學校,任教授部副主任,是當時很有威望的教官之一。這時,他接受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並要求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5年,葉劍英參加討伐陳炯明的兩次東征。英勇善戰,指揮果斷,顯露了出眾的軍事才能。1926年7月,參加北伐戰爭。初期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總預備隊指揮部參謀長。攻克南昌後,任國民革命軍新編第二師師長。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葉劍英毅然通電反蔣。隨即奔赴武漢,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參謀長。7月,在嚴重的白色恐怖中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7年南昌起義前,葉劍英得知汪精衛陰謀加害葉挺、賀龍,立即冒著風險找他們商量對策,決定葉挺和賀龍指揮的部隊迅速向南昌開進,使敵人陰謀沒有得逞,南昌起義得以實現。起義軍撤出南昌後,葉劍英極力勸阻了張發奎對起義軍的追擊。8月上旬,兼任第四軍軍官教導團團長,使這支革命武裝成為廣州起義的主力。他促成警衛團擴編,介紹共產黨員梁秉樞當團長,使警衛團也成為廣州起義的武裝力量。12月11日,他與張太雷、葉挺等領導了廣州起義,任工農紅軍副總指揮。這次起義,和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相連接,成為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與創立中國工農紅軍的偉大開端。

  1928年冬,葉劍英赴蘇聯共產主義勞動大學特別班學習,1930年下半年回國。1931年初到達中央蘇區,歷任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兼總參謀部部長(即總參謀長),紅一方面軍參謀長,閩贛軍區、福建軍區司令員等職務,參與指揮第二、三、四次反“圍剿”戰役。在此期間,還擔任中國工農紅軍學校校長兼政治委員,培養了大批軍政幹部。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進行長征。葉劍英任軍委第一縱隊司令員。部隊進入廣西山區,他在一次敵機轟炸中負傷,帶傷堅持行軍、作戰。1935年1月,黨中央在遵義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在這個重大歷史轉折中,葉劍英堅決擁護毛澤東的正確主張。3月,調任三軍團參謀長。7月,任紅軍前敵總指揮部參謀長。8月,黨中央政治局在毛兒蓋開會,決定部隊分左、右兩路軍過草地北上甘南。率領左路軍的張國燾,進行分裂黨和紅軍的活動,拒絕執行黨中央的北上方針,並企圖危害黨中央。葉劍英識破了張國燾的陰謀,立即報告毛澤東。黨中央在巴西召開緊急會議,決定迅速率領紅一方面軍主力北上,終於脫離險境。葉劍英在這個危急關頭保護了黨中央。毛澤東後來屢次稱讚這是葉劍英在關鍵時刻為黨為革命建立的一個大功。9月中旬,葉劍英任由一、三軍團改編的中國工農紅軍陜甘支隊參謀長。中央紅軍到達陜北後,任紅一方面軍和軍委參謀長。

  1936年,抗日先鋒軍東渡黃河,葉劍英指揮中路軍作戰,鉗制敵主力,有力地支援了左、右兩路軍的軍事行動。7月,被黨中央委派到安塞,進行聯合東北軍一致抗日的工作。9月,被派往西安,積極聯絡各方面的愛國力量。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兩將軍發動西安事變。葉劍英協助周恩來堅決執行黨中央關於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正確方針,迫使蔣介石停止內戰,促成了國共兩黨再次合作、共同抗日的局面。

  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8月,葉劍英與周恩來、朱德一起到南京參加蔣介石召開的國防會議。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葉劍英任參謀長。10月,任我軍駐南京代表,從此,在國民黨統治區積極開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協助周恩來先後營救出許多被國民黨監禁的革命同志,不少人後來成為黨的領導骨幹。1937年至1941年,葉劍英先後任中共中央長江局委員、南方局常委,在國民黨統治區宣傳我黨抗日主張,廣泛聯絡國民黨上層人士,並多次參與同國民黨談判。1939年2月,葉劍英參與創辦國民黨南嶽遊擊幹部訓練班,任副教育長,講授抗日遊擊戰戰略戰術,宣傳持久戰思想,產生了深遠影響。1940年3月,他出席蔣介石在重慶召開的全國參謀長會議,作了《作戰與磨擦問題》的長篇發言,用大量事實宣傳我軍抗日的業績,駁斥國民黨頑固派對八路軍的種種污衊,取得了廣泛同情,被譽為“舌戰群儒”。這一年,出版了《葉劍英抗戰言論集》。

  1941年2月,葉劍英返回延安,任中央軍委參謀長兼十八集團軍參謀長。他審時度勢,精心運籌,協助毛澤東、朱德指揮我軍對日作戰。他重視我軍參謀工作建設,領導制定了一系列加強參謀工作的制度和措施。11月,兼任中央教育委員會委員、軍事學院副院長。1943年6、7月間,在國民黨頑固派發動第三次反共高潮時,葉劍英向黨中央提出以智取勝的政治作戰方案,大力開展宣傳戰,對打退國民黨反共高潮起了重要作用。1944年6、7月間,葉劍英受黨中央的委託,先後向在延安的中外記者參觀團和美軍觀察組介紹我軍在敵後各抗日民主根據地的作戰情況和戰績,有力地駁斥了國民黨頑固派對我軍的污衊,在國內外產生了廣泛影響。1945年夏,葉劍英在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選為中央委員。

  抗戰勝利後,葉劍英多次參加同國民黨的談判鬥爭。1945年12月,他參加以周恩來為首的代表團,到重慶進行停戰談判,出席政治協商會議。1946年1月,葉劍英赴北平任軍事調處執行部中共代表,與國民黨代表、美國代表一起,調處國共軍事衝突和監督雙方執行停戰協議。他率領我方同志進行了艱巨複雜的鬥爭,贏得了一系列勝利,發展了黨的力量,通過各種方式同各方面的愛國民主人士聯繫,擴大了反蔣統一戰線。1947年2月,他返回延安。3月,赴晉西北任中共中央後方委員會書記。7月至9月,出席全國土地會議,在會上作了軍事問題的報告。12月,出席中央在米脂縣召開的工作會議,同任弼時一起,主持了土地問題的討論。在整個後委工作期間,他正確貫徹中央的土改政策,積極協助中央領導全國範圍的解放戰爭,為保證黨中央和毛澤東等同志轉戰陜北、指揮全國作戰作出了貢獻。1948年5月,葉劍英任華北軍政大學校長兼政治委員。他主持制定正確的教育方針,培養和建立教員隊伍,發揚教學民主,按照實戰需要訓練幹部,為部隊和地方輸送了大批軍政人才。

  1949年初,任北平市軍事管制委員會主任兼市長的葉劍英和聶榮臻、彭真一起,促成了北平和平解放,領導了對舊軍隊的改編和對舊北平市政府、學校、廠礦等各方面的接管工作,致力於北平的市政建設,維護社會安定,恢復發展生產,改善文化教育,為首都的建設和發展奠定了基礎。4月,他參加以周恩來為首的中共代表團同以張治中為首的南京國民黨政府代表團的和平談判,達成《國內和平協定》,但被南京政府所拒絕。8月,任中共中央華南分局第一書記、廣東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10月初,葉劍英和陳賡指揮廣東戰役,14日解放廣州。他先後任廣東省人民政府主席兼廣州市市長,中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華南軍區司令員,中南軍區代司令員,中共中央中南局代書記等職務。1949年底至1953年,他領導了華南地區的剿匪鬥爭、經濟建設、民主改革以及廣州的市政建設等各項重大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1950年2月,葉劍英主持制定解放海南島戰役的作戰方針和戰役計劃。5月1日,我軍解放海南島。從1950年春開始,他在領導廣東省的土地改革中,根據黨中央的方針政策,同廣東省的實際相結合所制定的一系列具體政策,注意保護華僑和民族工商業者的利益,歷史證明是完全正確的。他還曾兼任華南墾殖局局長,親自領導開拓了我國橡膠和熱帶作物的生產事業。

  1954年10月,葉劍英回到北京。先後任中央人民政府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委員會副主席,中國人民解放軍武裝力量監察部部長。1955年4月,任訓練總監部代部長,主持全軍的軍事訓練工作。他強調從實戰需要出發,進行現代條件下的軍事訓練,把人民解放軍建設成優良的正規化、現代化的革命軍隊。9月,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11月,組織並主持了遼東半島方面軍抗登陸戰役中集團軍海岸防禦的軍事演習,認真探索現代戰爭條件下訓練和作戰的經驗。1956年6月,他主持召開全軍院校會議,強調辦好院校對部隊現代化建設的重大意義。9月,出席黨的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再次當選為中央委員。

  1956年12月,葉劍英率中國軍事代表團訪問緬甸。之後,他還率軍事代表團訪問了蘇聯、印度、波蘭等國家,發展了我軍同這些國家軍隊和人民之間的友誼。

  1958年3月,葉劍英建議並受命創辦軍事科學院,任院長兼政治委員,主持制定了軍事科學研究的正確方針、原則和方法,建設了一支科研幹部隊伍,培養了一批科研人才。同年,兼任高等軍事學院院長。他是我軍傑出的戰略家、軍事教育家和現代軍事科學研究的開拓者。1959年9月,葉劍英任中央軍委常委。1960年,任軍委軍事訓練和軍事學術研究委員會主任。他堅決貫徹黨中央、毛澤東制定的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參與領導研究國家防禦作戰問題;主張軍事訓練和軍事科學研究相結合,以總結我軍的經驗為主,探討在現代條件下的戰爭指導規律;主持制定人民解放軍一系列條令條例;參與領導軍事科學技術的發展工作,為把我軍建設成強大的現代化正規化革命軍隊,為堅持和發展毛澤東軍事思想,作出了多方面建樹。1963年12月,葉劍英建議在全軍推廣郭興福教學法,得到毛澤東和軍委的讚許。之後,群眾性練兵熱潮迅速地在全軍開展起來,取得顯著成果。1965年,任第四屆政協全國委員會副主席。1966年1月,任中央軍委副主席。5月,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軍委秘書長,主持軍委日常工作。8月,在黨的八屆十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

  在“文化大革命”十年內亂中,葉劍英同林彪、江青兩個反革命集團進行了堅韌不拔的多種形式的鬥爭。“文化大革命”初期,為堅持黨的領導,穩定軍隊,保護老幹部,他在職權範圍內採取了一系列措施。1966年10月,他在中央工作會議上多次發言,堅決反對搞亂軍隊。11月13日,他在北京工人體育場召開的軍隊院校和文體單位十萬人大會上講話,對當時的錯誤做法提出批評。11月29日,他在北京工人體育場召開的軍隊院校師生大會上再次講話,嚴厲譴責打、砸、搶行為。他針對林彪、江青等人煽動“打倒劉鄧”的罪惡活動,明確指示軍事博物館展覽廳保留劉少奇、鄧小平同志的照片。1967年1月,葉劍英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作了關於穩定軍隊的專題發言。會後,他拿著全國軍分區以上軍事單位受衝擊的統計表,當面斥責江青,指出:“內憂必然引起外患”,“穩定軍隊是黨和國家根本利益!”1月20日,他在軍委碰頭會上,義正詞嚴,拍案斥責江青、康生、陳伯達等人打倒老幹部和反黨亂軍的罪行,以致右手第五掌骨遠端骨折。經過激烈鬥爭,他主持制定的中央軍委八條命令,經毛澤東批准頒布執行,對穩定當時局勢起了重要作用。2月14日,葉劍英在政治局碰頭會上,憤怒質問康生、陳伯達、張春橋等人:“你們把黨搞亂了,把政府搞亂了,把工廠、農村搞亂了!你們還嫌不夠,還一定要把軍隊搞亂!這樣搞,你們想幹什麼?”林彪、江青等人把葉劍英和其他老同志對“文化大革命”的抵制,誣陷為“二月逆流”。葉劍英遭受打擊迫害,實際上被解除了在黨中央和軍隊中的領導職務。1969年4月,在黨的九屆一中全會上,經毛澤東、周恩來等同志的提議,葉劍英被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6至10月,葉劍英與陳毅、徐向前、聶榮臻受毛澤東、周恩來委託,全面深入地分析了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為打開對外工作的新局面,提出了戰略性的意見和建議。同年10月,他被林彪以所謂戰備疏散為名趕出北京,抱病輾轉於湖南、廣東等地,受盡磨難。1970年8、9月間,葉劍英參加在廬山召開的黨的九屆二中全會,同林彪、陳伯達等人搶班奪權的陰謀活動進行了堅決鬥爭。會後,他按照毛澤東、周恩來的指示,帶領調查組到福建、廣東、廣西、湖南、湖北等地,調查陳伯達的反動歷史,揭穿其政治騙子的面目。1971年林彪叛逃事件後,葉劍英重新以軍委副主席身份主持軍委日常工作,對穩定當時全國和軍隊局勢起了重要作用。

  1971年7月,葉劍英受毛澤東、周恩來委託,主持接待秘密來華訪問的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1972年參加接待先後來華訪問的美國總統尼克松和日本國總理大臣田中角榮。1973年,又協助周恩來接待第二次來訪的基辛格。他為建立中美、中日外交關係作出了重要貢獻。1973年8月,在黨的十屆一中全會上,他當選為黨中央副主席。1974年1月,葉劍英受毛澤東、周恩來委託,同鄧小平一起指揮西沙自衛還擊作戰,收回了被侵佔的島嶼。

  1975年1月,在四屆人大第一次會議上,他被任命為國防部長。6、7月間,葉劍英和鄧小平一起,主持召開了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軍委擴大會議。他在會上就國際形勢、壓縮軍隊定額、調整編制體制、安排超編幹部等問題作了重要講話。會議前後,他同許多高級幹部談話,向他們通氣,講了毛澤東對“四人幫”的嚴厲批評,揭露江青等人背著中央,插手軍隊的陰謀活動。在他主持下,對全軍二十幾個大單位的領導班子進行了調整配備。這些為後來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穩定軍隊與全國形勢,創造了重要條件。1976年,在所謂“反擊右傾翻案風”運動中,葉劍英再次被中止了領導工作。1976年,周恩來、朱德、毛澤東相繼逝世,江青反革命集團加緊進行篡奪黨和國家最高領導權的陰謀活動。10月,在黨和國家面臨危險的緊急時刻,葉劍英和黨中央政治局其他同志一道,根據政治局多數同志的意見,代表黨和人民的意志,毅然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團,從危難中挽救了黨。在這場關係著黨和國家命運的鬥爭中,葉劍英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之後,葉劍英高瞻遠矚,排除阻力,力主請鄧小平、陳雲等久經考驗的老一輩革命家立即出來擔任黨和國家的領導工作,主張明確肯定“天安門事件”為革命運動,儘快平反一切冤假錯案。1977年3月,葉劍英再次主持軍委日常工作。他以極大的魄力,領導全軍清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流毒和影響。7月31日,他在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召開的慶祝建軍五十週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回顧了我軍五十年的光輝歷史,全面系統地論述了毛澤東軍事思想,提出了我軍在新的歷史時期的任務。8月,在黨的十一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副主席。1978年3月5日,在五屆人大第一次會議上,當選為人大常委會委員長。他在這次會議的解放軍代表團小組會上,要求軍隊的同志要堅持馬列主義,堅持無產階級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強調軍隊必須置於黨的絕對領導之下。他擔任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期間,先後會見了許多來訪的外國國家和政府首腦、議會代表團、軍隊領導人以及知名人士,增進和發展了我國同這些國家的友好關係。1978年12月,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他同鄧小平等中央領導同志一起,實現了黨的指導思想上的拔亂反正,重新確立了黨的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

  1979年1月,葉劍英主持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發表了《告台灣同胞書》,指出“實現中國的統一,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並提出在海峽兩岸“發展貿易,互通有無,進行經濟交流”和“雙方儘快實現通航通郵”的方針。1979年9月30日,葉劍英代表中共中央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週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論述建國三十年來的成就和失誤,總結“文化大革命”的教訓,批判“兩個凡是”的錯誤,明確提出在建設高度物質文明的同時,要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號召全國人民團結一致,向著四個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

  1980年9月,葉劍英擔任憲法修改委員會主任委員,主持制定了五屆人大第五次會議通過的《中國人民共和國憲法》。他還領導制定了《刑法》、《刑事訴訟法》等二十二個法律,為健全和完善我國的法制做了大量工作。1981年9月30日,葉劍英發表了著名的《關於台灣回歸祖國,實現和平統一的方針政策》的談話,進一步提出了實現祖國統一的九項具體政策,建議舉行國共兩黨對等談判,實現第三次國共合作。這一重要談話對祖國統一大業發生著愈來愈大的影響。他還經常會見回國觀光、探親的港澳同胞和海外僑胞,鼓勵大家為祖國的統一和建設多作貢獻。1982年9月,葉劍英在黨的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必須有一大批年富力強的同志走上中央和各級領導崗位,強調中央委員會必須堅持民主集中制的領導原則。在十二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委員。

  1983年2月25日,在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任期將滿的時候,葉劍英寫信給全國人大常委會,請求不再提名選他當六屆全國人大代表,不再將他列為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候選人。3月5日,人大常委會復信同意他的要求,熱情地讚揚了他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充滿艱難險阻的革命鬥爭中所建立的豐功偉績,讚揚他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和為實現祖國統一大業作出的卓越貢獻。6月,在第六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上,他被任命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10月,參與主持黨的十二屆二中全會。這一年,出版了《葉劍英詩詞選集》。他在晚年,還多次與王震等老戰友一起,到全國各地視察,關心和支援一線同志的工作。1985年9月,葉劍英同其他六十三位老同志一起致函黨的十二屆四中全會,請求不再擔任中央委員,以便讓一批比較年輕的德才兼備的同志進入中央委員會,進一步實現中央領導機構成員的新老交替。十二屆四中全會同意他的請求,並給他寫了致敬信,高度評價了他的光輝業績。

  1986年10月2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9歲。

 


Top
 樓主| 發表於 9-2-2007 07:37:56 | 顯示全部樓層

國產熱門戰機 殲-10 圖片 #5

我駕殲-10上藍天——殲-10試飛群體

2006年12月29日,新華社授權發佈消息:

中國國產第三代戰機殲-10已批量裝備部隊,並形成戰鬥力,在與先進戰機的對抗性空戰演練中,以壓倒優勢取得勝利。一時間,殲-10戰機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與此同時,試飛英雄李中華為中國第三代戰機誕生出生入死的事跡,也成為2007年度感動中國的事件。翱翔藍天的雄鷹和托舉雄鷹長空飛翔的試飛英雄群體,也從帷幕之後走到人們的面前……

    2004年11月的一天,西北大漠深處,朔風凜冽,黃沙漫卷,一場激烈的空中角逐即將拉開序幕。

    機場停機坪上,一架鴨式佈局、水準尾翼在前、進氣道置於機腹下方、體態雄健優美的戰機傲然待發。這是我國自行研製的第三代新型戰機殲-10,它的任務是:迎戰我國引進的某型先進戰機。

    "起飛!"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這架新型戰機猶如蛟龍出海,頓時卷起陣陣狂飆,以雷霆萬鈞之勢直刺蒼穹。側轉、爬升、盤旋、俯衝……新型戰機身姿矯健,鷹隼般搜尋著"獵物"。目標出現!飛行員迅疾將其鎖定,果斷按下導彈發射按鈕,"敵機"瞬間"灰飛煙滅"。接著,第二輪、第三輪……對抗演練結束,國產第三代新型戰機以絕對優勢獲勝。

    捷報傳出,眾人歡呼雀躍。在場的空軍領導與殲-10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宋文驄緊緊握手,互致祝賀。細心的人發現,一向十分低調的宋老,儘管依保持著往日的平靜,眼角卻噙滿了淚水……

    殲-10研製的成功,標誌著中國航空工業和空軍建設跨越式發展的歷史性突破。面對風起雲湧的世界新軍事變革和愈演愈烈的制空權爭奪,中國空軍終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撒手
 樓主| 發表於 15-3-2007 07:10:26 | 顯示全部樓層

中國99式坦克 #1

•  中國99式坦克
•  卡爾•索羅斯(目前美國最新一批上臺的中國問題分析員,美國國家防務亞洲問題分析評測顧問):
中國解放軍目前早已開始批量獵裝的中國產T99式主戰坦克,它的能力已經超越了我們所能承載的想像。

  卡爾•索羅斯:中國研製99坦克,並沒有按照俄羅斯專家提議的方式,“以俄羅斯T90M為藍本”。中國人希望他的下一代主戰坦克是完全自主的產品,而99 式坦克,並沒有沿襲俄羅斯坦克的一貫風格,他似乎更加接近,西方化產物。對比豹2A6我們會清楚知道,99式中國坦克,炮塔裝甲為前傾角斜面設計,這是已 經被世界公認的最好的前端炮塔防禦。

在其動力系統上,中國目前開始為其換裝1500匹的大功率發動機替換早期使用的1200匹發動機。這 將會進一步提高它本身已經具備了極高的作戰機動性能。目前,根據中國官方媒體公開數字,它的最大公路時速為80公里。最大行程為600公里。越野作戰機動 時速不小於55公里。這樣的機動性能無論是俄羅斯的T90,還是美國陸軍目前裝備的最先進的M1A2主戰坦克。


火力控制系統,這 是中國人最大的成就之一,他們賦予了99式新型的整體組合形式的獵-殲是指揮儀作戰控制系統,而更加令人驚奇的是,中國99式坦克在其炮塔後安裝了一部, 鐳射頂置系統,與俄羅斯產的“衛士1”型外觀十分類似,但是,依據中國官方報導以及我們目前所知道的資料來看,他並非是“完全的仿製品”。

早 在中國研製90式裝甲車階段,中國就曾在其中一個型號的變種車上,安置了一部自行設計的2代鐳射視覺對抗系統。他的主要作用是,協助主戰坦克,在戰區內, 以軟手段摧毀對手的光-瞄系統,包含了紅外,紫外,微光。等系統。因此,這等於中國人給予了99式坦克一個,“挖別人眼球”的恐怖能力。他的最大作用距 離,目前來看看法不依。中國官方自稱作用距離2000米。而來自俄羅斯的報導稱2500米。但是,美國陸軍裝備主要供應公司,凱迪拉克•蓋奇公司在 2003年引進的俄羅斯產品的試驗中表明,在良好氣候條件下,它可以最大作用3500米。與德國萊茵金屬公司的主炮距離相同。在2級以上複雜氣候下,他可 以最大作用2800米。與2代微光成像系統相同。這樣看來,中國人可以在與其主炮相同的作用距離上,先期於你,摧毀你的“眼球”。


     目前,在世界上最知名的主戰坦克中,類似法國的格克雷爾,美國陸軍的艾特拉姆斯。德國豹2。日本T90。等主戰坦克,他們主要的作戰手段與觀瞄措施,最大 作用距離良好天氣下,不超越2200米。而美國陸軍的M1A2主戰坦克的夜視系統,最大為1800米。中國人與俄國人具有同樣地可怕思維,他們認為,先期 摧毀對手的眼球,使你稱為他們希望的“盲人”,在輕易的把你幹掉!這種武器可以最大程度的毀傷人的視網膜系統。對於光瞄系統,微光系統,鐳射測距系統都是 具有100%的殺傷能力。而一旦被其照射,10-15秒內,人的視網膜可以被完全刺穿。導致永久性失明。而戰車的光瞄系統,將在20-30秒內遭到完全的 損毀。可以說它是未來製造“殘廢軍人”的最好的標準制式武器。

在火力系統上,中國人的思維比俄羅斯人顯然要高明許多。中國產125mm滑 膛坦克炮,是99式主要的打擊手段。俄羅斯人習慣在坦克裏面安裝一種奇怪的發射結構,即可以發射炮射導彈。但是,美國陸軍在70年代研製的M70驗證車 上,充分說明了炮射導彈的局限性。當時美國陸軍使用的“橡膠棍”導彈比俄羅斯目前使用的“乾燥棒”導彈性能上要好很多。但是,依舊不能滿足需要。而中國人 的智慧是難以評價的。他們近乎結合了這兩者的優點,為他的99式坦克安裝了一套98式末端制導炮射動能炮彈系統,中國人自稱為:末端制導炮彈系統。而這種 炮彈的制導方式,與炮射導彈差別很大,類似美國陸軍目前依舊在使用的155mm“銅斑蛇”炮彈。但是制導方式有所不同。它是以末端的慣性制導以及,彈頭周 邊的噴射孔,來實施末端機動,無需坦克進行發射後照射跟蹤。


    中國99式坦克,戰鬥全重51噸,是目前中國解放軍最重的主 戰坦克。而他的裝甲防禦採用,3層裝甲複合防禦結構,很明顯這是接見了美國陸軍目前採用的最新的M1A2HA“安全結構”的設計理念。在炮塔後部,明顯安 置了帶有隔艙的揚彈機艙,這是接見了來自海灣戰爭期間,聯合部隊打擊伊拉克陸軍裝備的俄羅斯產T72型坦克的“炮塔內部2次效應”的結果。前部主裝甲目前 來看,中國人自稱850mm。但是,按照巴基斯坦軍方媒體報導稱:1000-1150mm接近了我們裝備M1A2HA。完全超越了俄羅斯的T90。在其最 外部是披掛式裝甲,2層為勻質鋼裝甲,這種鋼材,是中國人自行研製與結合引進德國萊茵金屬提煉技術,研製的新型C級鋼板,炭渣電解度很高。韌性比中國以前 使用的主戰坦克的鋼材,要好出許多。內部是帶有凱芙拉陶瓷裝甲間隔內層。在最後的裏部,還有一種,中國人習慣使用的“防中子內襯”.

     最大的遺憾!中國99式坦克採用的底盤系統,這種底盤是中國早期研製的T72式坦克的發展型。而與中國自行研製的在80-90年代中前期的“威名顯赫”的 T85M1990的底盤十分卻難以相比。但是,承載能力,動力懸掛系統上,做了很大的改進。德國《軍事技術》媒體,曾經在88-91年期間的某個時期,詳 細報導過T85II坦克。主要因為它裝備了德國MTU公司的動力系統。目前,巴基斯坦使用與生產的“哈立德2000”主戰坦克,實際上就是早期中國的 T85IIM改進型號。而中國90式坦克,是一個難以值得稱讚的物種。他的缺陷太大。因此,巴基斯坦在定型“哈立德”時期,參考了以上兩種坦克。最終聰明 的避開了中國人的誤導!選擇了前者。看來這一次中國人再一次嚴重看低了自己的研製水準能力。


目前,中國99式坦克,已經先期開始 獵裝。依據目前所知的資料來看,他至少裝備了1-2個中國解放軍的陸軍裝甲師。而它將被用於取代目前中國擁有的數量高達4500輛的T55/59式, 2400輛的T69式,750輛T79式坦克。這些坦克目前幾乎不可能在現在作戰環境下,有什麼好的發揮。只能是作為對手的“靶車”。而最新的消息顯示, 中國人目前在其國內的西北地帶,秘密研製的T2000型主戰坦克,很可能安裝有1門135mm或者140mm的火炮。而在00-01年早期,那裏傳出了2 次炮射炸膛的消息。其主要原因是,中國在那個時期,還沒有開始引進德國與法國電解鋼提煉技術,自行研製的炮管鋼材,耐熱度與耐高溫衝擊力度,嚴重不足。而 04年中國分別與法國MCT,德國萊茵金屬,簽署了引進提煉技術。因此,在後期中國研製140mm坦克炮上,取得了成功。如果2000坦克真的使用 140mm主炮,很可能中國人又要創造一個新的不可思議的奇跡了。

中國99式坦克的其他弱點的存在的,他的戰區-車內指揮系統,並不完 善,目前中國陸軍使用的901B軍用裝甲車電臺,以及975C軍用GPS車載接受系統,其性能穩定與連接能力,都是處於問題階段。泰國在採購中國85式裝 甲車以後,首先要求就是更換掉中國產88B車載電臺。原因是,性能低下,不能很好適應變化的環境。而99式目前裝甲性能來看,還是存在一定缺陷,中國人不 敢於主張研製裝備先進的貧油裝甲技術。以及穿甲技術。這是它最大的遺憾與缺陷。125mm火炮初速動能較低,這是俄羅斯與中國人都無法回避的。它沒有目前 美國陸軍以北約盟軍使用的120mm滑膛炮的初速能力。因此,中國與俄羅斯在加緊研製135mm口徑火炮,就完全可以說明問題。


    但是,中國99式坦克,一旦中國政府批准下,可以走出中國境內的話,他無疑在亞洲,中東阿拉伯,非洲國家。引起不小的轟動與震撼。巴基斯坦很可能是他第一個主要的最大的用戶!
003-T99G-02.jpg
 樓主| 發表於 15-3-2007 07:35:03 | 顯示全部樓層

中國99式坦克 #2

99-06.jpg
 樓主| 發表於 3-4-2007 12:53:42 | 顯示全部樓層

中國國產最新型JS 9mm衝鋒槍詳解 #1

中國國產最新型JS 9mm衝鋒槍詳解


在2005年警用裝備展上展出的JS 9mm衝鋒槍是建設集團公司生產的試驗樣槍,是尚未定型的產品,準確地說是JS 9mm衝鋒槍2號樣槍,而在該公司宣傳資料上的彩圖則是JS 9mm衝鋒槍1號樣槍。由於未定型,因為未有正式名稱,JS是暫時的稱呼,是建設集團公司的縮寫。     2004年4月,建設集團軍品研究所針對9mm口徑警用衝鋒槍市場,將05式5.8mm微聲衝鋒槍截短後,開發研製了JS 9mm衝鋒槍1號樣槍。由於其主任設計師是05式微聲衝鋒槍的副主任設計師,所以兩槍在外形和結構上也一脈相承。從外形上看,1號樣槍基本上是05式 5.8mm微聲衝鋒槍的縮短型,除了根據9mm與5.8mm口徑差異所做的一些相應的修改外,外型基本沒有變化,較突出的是1號樣槍仍然沿用了5.8mm 槍族的橋式瞄準具座。1號樣槍的槍托、機匣上護蓋、握把等均採用增強尼龍材料,為了方便握持,下護手和扳機護圈連為一體,形成類似小握把形狀的下護手,節省了空間,但外表不夠美觀。 
    2005年1月,針對1號樣槍在試驗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以及國外市場的要求,軍研所的設計人員開始了2號樣槍的研製工作。2號樣槍徹底拋棄95式槍族 一貫採用提把式瞄具座,而在上機匣蓋上設計了皮卡汀尼導軌。為了保證導軌相對於槍管的穩定性,上機匣蓋改為鋁合金材料,與機匣固定連接在一起。外形上,2 號樣槍將扳機護圈的前端面向外延伸並加粗形成下護手,作為該槍的小握把,這種修改不僅更加美觀,而且便於雙手握持,更為實用。  
   JS 9mm衝鋒槍沿襲了05式衝鋒槍的設計風格,採用無托結構,自由槍機式自動方式和慣性閉鎖機構。該槍沒有使用05式衝鋒槍的4排彈匣設計,主要因為9mm 手槍彈比5.8mm手槍彈的彈徑大得多,如果採用4排彈匣,彈匣尺寸偏太,造成全槍橫向尺寸過大。另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是,4排彈匣的供彈可靠性問題,雖然05式5.8mm微聲衝鋒槍的4排彈匣已經通過國家靶場的試驗完成設計定型,但是彈匣尺寸太大會導致彈匣壁的強度出現問題,彈匣在受衝擊的情況下容易變 形,嚴重影響供彈的可靠性,如果增加彈匣壁厚度來提高強匣的強度,彈匣的重量也將大大增加。所以JS 9mm衝鋒搶採用了傳統的雙排弧形彈匣。   
 JS 9mm衝鋒槍設置了3套保險裝置,分別是快慢機保險、握把保險和不到位保險。快慢機有3個位置,位置“1”表示單發發射,位置“2”表示連發發射,位置 “0”表示保險狀態。握把保險採用了旋轉式握把保險機構。不到位保險主要是考慮到射擊時首發裝填的安全性問題而設置的,當槍機前進不到位時,不能完成擊發動作。 
   JS 9mm衝鋒槍的消聲器也是採用與05式微聲衝鋒槍相同的消聲碗原理,在測試中,05式微聲衝鋒槍的噪聲比85式微聲衝鋒槍要低幾個分貝,但JS 9mm衝鋒槍的噪聲卻比85式微聲衝鋒槍高出大約5個分貝,消聲指標尚未達到設計要求,目前設計師們仍在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不過05式微聲衝鋒槍發射的是專用亞音速彈,而JS 9mm衝鋒槍發射的是DAP92式9mm普通彈,初速超過音速,彈頭飛行時在空氣中產生激波是造成噪聲過大的主要原因。    
消聲器與槍管之間採用細牙螺紋聯接,這樣聯接的好處在於能更好地保證兩者之間的同軸度。另外消聲器在消聲的同時還起到膛口制退的作用。射擊時,消聲器受到火藥燃氣前推的力,消聲器會沿螺紋方向轉動,因此在消聲器與槍管聯接處設置了消聲器限位卡筍,以防止消聲器轉動。   
 JS 9mm衝鋒槍的瞄準具座由於採用了皮卡汀尼導軌,因而可以加裝各種光學瞄具,包括白光瞄準鏡、微光瞄準鏡及紅外夜視瞄準鏡。該槍的機械瞄具頗有意思,在 100m距離上採用覘孔式照門,在150m距離上採用缺口式照門,機械瞄具上留有夜間瞄準用的氚光管孔,但至今樣槍都未安裝氚光管。今年年初有文章指國內尚未能生產出氚光管,目前尚不清楚國內的氚光管研製到達什麼程度,將來出口時氚光瞄具是否會外包給國外的公司?

  JS 9mm衝鋒槍採用活動式拉機柄。拉機柄依靠上機匣蓋的開口作為導引,向後拉拉機柄,推動槍機框導桿尾端,壓縮復進簧到位後,釋放拉機柄,槍機在復進簧作用下推彈上膛、閉鎖,完成首發裝填,拉機柄依靠簧力卡在上機匣蓋上,不隨槍機運動。這種結構與固定式拉機柄相比較有兩點好處:一是避免了拉機柄隨槍機運動過 程中對射手造成傷害;二是減少了槍機在運動過程中,附件對其運動穩定性的影響。   
 JS 9mm衝鋒槍分解結合時不需要專用工具。握把中部為空心結構,可以放置小型附件。由於目前尚在樣槍試製階段,因此該樣槍的塑膠件都是採用機械加工而成,所以表面品質較差。如果設計定型且獲得訂單的話,就可以開模進行批量生產,這樣表面品質會有很大改善。 
   另外一個奇怪的地方是,05式衝鋒槍的快慢機在槍身左側,右手拇指能方便地操作,而JS 9mm衝鋒槍卻是在槍身右側,這樣操作起來就不夠方便。如果是針對出口市場的話,建議左右兩側都應該有快慢機。另外一個建議是增大扳機護圈,採用類似95式自動步槍或俄羅斯的PP-2000那樣的設計,使扳機護圈兼作前握把時握持更牢固。   
 全槍長(不含消聲器)450 mm  空槍重不含消聲器2 kg  含消聲器2.4 kg  彈匣容量20 / 30 rds
  
未命名 - 31.jpg
 樓主| 發表於 3-4-2007 16:06:41 | 顯示全部樓層

中國國產最新型JS 9mm衝鋒槍詳 #2

未命名 - 32.jpg
未命名 - 33.jpg
 樓主| 發表於 14-4-2007 00:41:45 | 顯示全部樓層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
 
file:///C:/DOCUME%7E1/GY/LOCALS%7E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jpg
file:///C:/DOCUME%7E1/GY/LOCALS%7E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4.jpg
file:///C:/DOCUME%7E1/GY/LOCALS%7E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6.jpg
file:///C:/DOCUME%7E1/GY/LOCALS%7E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8.jpg
      中國人民解放軍是在中國共產黨的絕對領導下、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根本宗旨的新型人民革命軍隊。  這支部隊誕生於1927 81日,在 1927年至 1937�年的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稱中國工農紅軍。1927年秋至 1928年春,中國共產黨領導了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廣州起義、湘南起義和湖北東部等地區的起義。這些地區起義後保留下來的部隊,當時叫中國工農革命軍,19285月以後,陸續改稱中國工農紅軍,簡稱紅軍  紅軍主要是步兵,只有少量的騎兵、炮兵、工兵及通信兵分隊。當時的組織體制和編制也不統一,通常是按方面軍、軍團、軍、師、旅、團、營、連、排、班的序列和三三制進行編組。武器裝備主要取之於敵,使用繳獲的步槍、機槍、輕型火炮和自製的長矛、大刀等古老兵器同敵人作戰。  紅軍在建軍之初,就廢除了封建雇傭軍隊的管理方法,實行人民軍隊官兵平等、經濟公開的民主管理制度。1927 9 29日,�毛澤東同志率領的秋收起義部隊在江西永新進行三灣改編時,就提出實行民主管理制度,規定官長不打士兵,官兵待遇平等,士兵有說話的自由,有批評官長和監督經濟開支的權利,並在團、營、連建立士兵會,代表士兵的利益。1937 7月至 1945 9月的抗日戰爭時期,�紅軍的主力部隊改稱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同時將活動在江西、福建、廣東、湖南、湖北、浙江、安徽、河南等八省的紅軍遊擊隊集中起來,改稱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  八路軍、新四軍深入敵後,建立抗日根據地,堅持獨立自主的遊擊戰爭。部隊區分為主力部隊、地方部隊和遊擊部隊,各部隊仍然主要依靠繳獲日、偽軍的武器裝備來武裝自己。在抗日戰爭極端困難的條件下,毛澤東、朱德等同志十分重視部隊的管理教育,提出了軍隊的基礎在士兵的著名論斷及官兵一致尊幹愛兵等重要原則。1945 9月至 1949 9月的解放戰爭時期,八路軍、�新四軍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部隊的規模不斷擴大。解放戰爭初期,遵照中共中央、中央軍委的指示,將能夠機動的突擊力量編組為野戰軍。部隊區分為野戰部隊、地方部隊和遊擊部隊。野戰部隊按野戰軍、兵團、縱隊()、師、團、營、連、排、班的序列編制。部隊雖然建設了一些小軍工廠,可以維修、生產一些武器彈藥來補充自己,但絕大部分武器裝備仍然主要依靠取之於敵。解放戰爭時期共繳獲各種火炮五萬餘門,各種槍三百四十八萬余支(),坦克、裝甲車一千餘輛,汽車兩萬餘輛,使部隊的武器裝備得到補充與改善,炮兵、工程兵、通信兵部隊有了較大的發展,鐵道兵部隊和坦克兵分隊、防化兵分隊也開始組建。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人民解放軍邁進了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的新時期。在陸軍單一軍種的基礎上建立與發展了海軍、空軍(50年代還曾組建過公安軍和防空軍)等軍種和炮兵、第二炮兵、裝甲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鐵道兵、基本建設工程兵等兵種,組建了軍事科學研究機構和各類軍事院校。後來又陸續組建了合成集團軍,提高了部隊的合成程度與合同作戰能力。全軍的武器裝備不斷得到改善,部隊逐步裝備了中國自己研制、生產的比較現代化的飛機、艦艇、火炮、坦克和導彈、原子彈、氫彈。部隊的教育訓練成為軍隊建設的中心任務,尤其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堅持把軍事訓練擺到戰略地位,貫徹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方針,有效地提高了部隊在現代條件下諸軍兵種合同作戰的能力、快速反應的能力、電子對抗的能力、後勤保障的能力以及野戰生存的能力。  中國人民解放軍自1927年誕生至今,已經度過了72個春秋。這支新型的人民革命軍隊,在戰爭年代,為奪取革命政權進行了長期艱苦卓絕的鬥爭,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為保衛國家領土、主權的完整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和平勞動,繼續艱苦奮鬥,不斷成長壯大,現在已發展成為包括陸、海、空軍及諸兵種合成的、高度集中統一的正規軍隊,成為保衛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鋼鐵長城,成為維護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力量。
 樓主| 發表於 18-5-2007 14:01:51 | 顯示全部樓層

國產熱門戰機 殲-10 圖片 #6

001a.jpg
 樓主| 發表於 16-7-2007 00:51:11 | 顯示全部樓層

沒有無線電 就沒有長征的軍事指揮

沒有無線電 就沒有長征的軍事指揮
沒有無線電 就沒有長征的軍事指揮紅軍總參謀長劉伯承曾說,沒有通信聯絡,就談不上軍事指揮。紅軍長征,是一次全局性、大規模、長距離的戰略轉移。在這樣特殊複雜的軍事行動中,紅軍的無線電通信對奪取長征勝利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紅 軍在反
圍剿時期,通過作戰繳獲電臺等方式建立了無線電專業分隊。長征出發時,中央紅軍共攜帶了14部電臺。中革軍委的第2局、第3局和軍委和總部其他 機關,以及各軍團配備了電臺,以保證通信聯絡和指揮暢通。紅2、紅6軍團和紅四方面軍長征時也攜帶了多部電臺隨軍行動。
紅軍無線電通信在長征中的重要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迅速傳達黨的重大戰略決策。
長 征中,黨中央和中革軍委的重大戰略決策幾乎都是通過無線電通信及時傳達到各部隊的。當時,軍委3局負責通信聯絡,代號是紅星3科。(3局的局長王諍,是在 第一次反
圍剿中被俘的國民黨軍無線電技術人員,後參加紅軍,成為紅軍第一個無線電大隊的大隊長和紅軍通信學校的校長,為我軍無線電事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曾被中革軍委授予二等紅軍獎章。
遵義會議後,為了迅速傳達會議精神,軍委3局無線電營的第1分隊以急電方式把會議精神發往各地紅軍。
長 征途中,黨中央從實際出發多次調整紅軍戰略轉移的方針,並從全局出發對其他各支紅軍從戰略上進行指導。這些也都是通過無線電通信傳達到各部隊的。如遵義會議後,黨中央用電報及時向紅四方面軍和紅2、紅6軍團通報了中央紅軍準備北渡長征,進入四川的戰略決策,指示他們從戰略上進行配合。長征途中的黨中央,還通過電報,指示正在湘鄂川黔蘇區進行反
圍剿鬥爭的紅2、紅6軍團,要以靈活機動的戰術打破國民黨軍圍剿,不能與敵人硬拼消耗。這些指示和命令,對 各地紅軍的鬥爭起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二是有效地進行作戰部署和作戰指揮。
長征中,黨中央對重大戰役的部署和指揮都是通過無線 電通信實現的。四渡赤水期間,中革軍委通過3局無線電營的第1、第6分隊先後發出300多份作戰命令,使中央紅軍能夠及時按照軍委部署,抓住戰機,通過在赤水河兩岸的往返穿插,以高度的戰略機動調動國民黨軍,打破了敵人的重兵圍堵。
在一些關鍵時刻,無線電的時效性對保證作戰勝利具有決定意 義。中央紅軍搶渡金沙江時,原計劃從3個渡口分別過江。但龍街和洪門渡口江寬流急,架橋和漕渡都很困難,加上國民黨軍飛機不斷低空襲擾,給渡江造成很大困難。為使全軍搶在國民黨追擊大軍到達前渡過金沙江,軍委立即通過無線電命令紅1、紅3軍團火速趕往皎平渡過江。由於及時接到命令,部隊迅速行動,在國民黨 追剿軍主力到達前,中央紅軍用6條木船,連續擺渡7晝夜,從皎平渡安然渡過金沙江,取得了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
為了確保軍委 對各部隊的指揮,不間斷行軍途中的無線電聯絡,紅軍的無線電臺在長征中經常採取接力行軍的方式。如跟隨軍委行動的3局無線電營第1、第6分隊,一般是交替出發。第1分隊出發後,第6分隊原地堅持工作;待第1分隊到達目的地電臺架設完畢後,第6分隊再出發,這就有效保證了政令的暢通無誤。
三是偵聽破譯敵情,保障作戰勝利。

在 敵我兵力嚴重懸殊的情況下,紅軍通過無線電偵聽獲取敵情,對奪取作戰行動勝利具有關鍵性作用。賀龍曾經在反圍剿鬥爭中說,寧願損失一個團也不願意損失 一部電臺。中央紅軍長征中,通過無線電偵聽破譯,獲取了敵人大量情報,對奪取戰略轉移勝利起了重要作用。當時,偵聽破譯工作主要由軍委2局負責,局長曾希 聖,副局長錢壯飛。長征出發時,軍委2局編在第1野戰縱隊,代號是紅星2科。當時,紅軍一般是用一部電臺固定跟蹤監聽敵人一、兩個軍的無線電通信。這種方式,能夠及時瞭解敵人的作戰部署和行動路線,使紅軍有針對性地避強擊弱,奪取作戰勝利。如二渡赤水後,紅軍發起遵義戰役,5天內殲滅國民黨軍兩個師又8個 團,取得了長征以來最大的勝利,就是因為通過偵聽破譯,紅軍抓住黔北敵軍兵力空虛的戰機,集中相對優勢的兵力,給了敵人一個狠狠的打擊。
在 這次戰役中,紅軍通過無線電偵聽,發現中央軍吳奇偉縱隊的指揮所設在遵義附近的忠莊鋪,僅有一個團的兵力警戒,立即派出一軍團從水師壩突破黔軍陣地殺向忠莊鋪。紅軍的突然攻擊,使毫無防備的吳奇偉驚惶失措,急忙帶著身邊的1個團向懶板凳方向倉惶逃跑。紅1軍團第二師奮力追擊,以一部兵力搶佔懶板凳,主力向 烏江岸邊直插而去,準備切斷吳奇偉南逃之路。吳奇偉萬萬沒料到會出現這種險情,嚇得拼命逃跑,好不容易搶在紅軍到達前過了烏江浮橋。為防止紅軍隨後追蹤而來,他下令砍斷浮橋。隨行的1個團官兵千余人來不及過江,滯留在烏江北岸成了紅軍的俘虜。奇襲忠莊鋪得手,可以說無線電偵聽立了頭功。
無線 電偵聽破譯在紅軍長征途中最具關鍵意義的一次行動,發生在中央紅軍南渡烏江時。四渡赤水後,中央紅軍乘幾十萬國民黨軍被甩在黔北的有利之機長驅南下,準備渡過烏江進逼貴陽,以進一步調動敵軍。3月底,紅軍在逼近烏江之時,軍委2局通過偵聽得知,國民黨追剿軍周渾元、吳奇偉兩個縱隊的主力也正向烏江邊急 進。如果敵人發現紅軍準備南渡烏江而從後面進行堵擊,則紅軍將面臨前有激流險川,後又追兵阻斷的嚴重局勢,有可能再次出現湘江血戰的危險局面。關鍵時刻,軍委2局局長曾希聖提出,利用我軍掌握敵人的電報密碼和電文格式的有利條件,假借正在貴陽督戰的蔣介石的名義,給這兩路國民黨軍發電報,讓他們偏離現在的行軍路線。毛澤東、周恩來等認為,蔣介石經常朝令夕改,超級指揮,這個辦法可以試試。於是,紅軍以蔣介石的名義給周渾元和吳奇偉發電。兩支敵軍果然按照電 報要求,偏離原有行軍路線,紅軍因此而順利南渡烏江。
紅軍無線電偵聽破譯技術的高超,使國民黨軍大為震驚、大傷腦筋。1935年5月2日,2局參謀陳仲山在雲南境內的羊街因掉隊被俘。敵人從他身上發現了被破譯的國民黨軍情報後,滇軍總司令龍雲急電蔣介石報告。電報說:我軍各方往來密電皆翻 譯成文,無怪其視我軍行動甚為明瞭,知所趨避。蔣介石第二天回電指示龍雲說:我軍電文被匪竊譯實屬嚴重問題。此事只有將另行編印之密碼多備,每日調 換。凡每一密碼,在一星期中至多只用一次,按日換用。密碼每部各發十種密本,每日換一種,每十日再另發十種密碼。之後,敵人的密碼一日一換、甚至一報一 換。雖然這給紅軍破譯敵人電報增加了很大困難,但2局的同志想方設法,集體攻關,有效克服了困難。從目前的歷史文獻可以看出,敵人頭天發出的作戰部署,紅軍第二天就能根據敵人部署作出相應部署。這說明,國民黨軍的電報還是被紅軍一一破譯了。如在紅軍渡過金沙江後,蔣介石企圖利用大渡河天險把紅軍變成石達 開第二,但他兵力調動和部署計畫,很快就被紅軍掌握。紅軍據此加快行軍速度,飛奪瀘定橋,粉碎了敵人的企圖。
在戰場上,指揮員正確的部署 與決心來源於對敵情正確的判斷。而正確的判斷來源於必要和周密的情報偵察。可以說,紅軍在長征途中及時有效的情報偵聽和破譯,對紅軍以弱勝強,奪取戰略轉移的勝利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毛澤東曾說,有了軍委2局,我們在長征途中好比打著燈籠走夜路。葉劍英也曾說,兵臨貴陽、威逼昆明時,紅軍從貴陽、龍里間 60公里的間隙穿過,局外人看來很神奇,但我們十分清楚,很重要的一條,是靠2局軍事情報的準確及時。如果沒有絕對可靠的情報,就不容易下這個決心。
四是加強相互聯絡、指引行軍方向。
S
紅 色電波在長征中對加強各路紅軍之間聯絡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共中央率中央紅軍長征後,通過無線電臺與紅四方面軍和紅2、紅6軍團保持聯繫,及時向他們通報 戰略轉移的行動方向,並向他們提供偵破得到的敵情,對這兩支紅軍的行動起了指導作用。中央紅軍進入雲貴川地區後,為擺脫國民黨軍數十萬大軍的追剿處於 高度機動狀態,無暇長時間偵聽敵臺。紅四方面軍電臺便及時將偵聽到的敵情通報給中央紅軍。為此,中革軍委主席朱德在兩軍會師後,專門表揚了紅四方面軍電臺的同志。有時候,電臺還起到指引部隊行軍路線的作用。紅2、紅6軍團長征後,留下紅18師擔任牽制敵人,掩護主力轉移的任務。當紅18師完成任務後追趕主 力時,因為缺乏地圖和嚮導無法確認行動方向。紅6軍團軍團部的電臺每天向紅18師發電報,通報沿途敵情,指示行軍路線和宿營地點,使紅18師最終趕上了大 部隊。
此外,紅軍的無線電臺在長征中還廣泛收聽國內外新聞,為黨中央正確分析形勢、科學進行決策提供服務;並向外界播發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抗日主張及紅軍長征勝利的消息,以推動全國的抗日救亡運動,鼓舞廣大人民的鬥志。
 樓主| 發表於 15-10-2008 10:48:16 | 顯示全部樓層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銜制 #1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銜制

建國前,中國人民解放軍曾兩次擬議實行軍銜制度,一次是抗戰初期的第二次國共合作時期,一次是抗戰勝利後國共兩党重慶談判之後。兩次擬訂的軍銜等級都與當時國民黨軍隊的軍銜制度相同,但由於受當時環境的制約,兩次擬訂的軍銜制度都未能實行。

建國後,為加強軍隊的正規化、現代化建設,實行軍銜制的問題很快被重新提上議事日程。1950年9月總幹部部管理部成立時,就設置了“軍銜獎勵處”。1952年冬便著手研究軍銜制的問題。1952年11月26日,總幹部部在向毛澤東主席並軍委的報告中,對實行軍銜制度準備工作等問題擬制了初步計畫。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正式實行軍銜制度。
  file:///C:/DOCUME%7E1/ADMINI%7E1/LOCALS%7E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jpg
  
  
2004年6月20日,中央軍委在北京中南海
舉行晉升上將軍銜警銜儀式。
  

1955年1月23日,中央軍委發佈“關於評定軍銜工作的指示”。1955年2月8日,第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通過《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規定了解放軍採用國際通用的軍銜體制。這次軍銜等級設置是在中國傳統軍銜等級體系的基礎上,參照了蘇聯、朝鮮等國的軍銜制而設定的。

軍官軍銜設4等14級,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元帥、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大元帥實際未授予);大將、上將、中將、少將;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

1965年5月22日,第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通過了《關於取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銜制的決定》,1965年6月1日開始實施。

1980年3月12日,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提出,要搞軍銜制。1984年5月31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規定:“中國人民解放軍實行軍銜制度”。1985年6月,中央軍委召開擴大會議,果斷地提出割斷1965年以前的軍銜體制,“實行新的軍銜制”。1988年4月1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草案)》提交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一次會議審議,1988年7月1日,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予以公佈施行。士兵軍銜制度同時立法。

新公佈的軍銜制度不設元帥、大將和大尉,而以一級上將為最高軍銜。軍官軍銜設3等11級,將官:一級上將、上將、中將、少將;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上尉、中尉、少尉。海軍、空軍軍官在軍銜前分別冠以“海軍”、“空軍”。專業技術軍官,在軍銜前冠以“專業技術”。

士兵軍銜按等級分為:士官:軍士長、專業軍士;軍士:上士、中士、下士;兵:上等兵、列兵。

1994年5月12日,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了關於修改《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的決定。修改後的軍銜條例設3等10級,將官:上將、中將、少將;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file:///C:/DOCUME%7E1/ADMINI%7E1/LOCALS%7E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3.gif 陸軍軍銜——將官
校官
尉官
文職幹部
學員
士兵

file:///C:/DOCUME%7E1/ADMINI%7E1/LOCALS%7E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3.gif 海軍軍銜——將官
校官
尉官
文職幹部
學員
士兵

file:///C:/DOCUME%7E1/ADMINI%7E1/LOCALS%7E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3.gif 空軍軍銜——將官
校官
尉官
文職幹部
學員
士兵

1995年9月10日,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預備役軍官法》規定,預備役軍官軍銜設三等八級:少將;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

1998年12月公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規定,義務兵服役時間為2年,並且不再超期服役。根據兵役法,自1999年後,士兵軍銜等級和專業軍士、軍士長的稱謂自行取消。

授銜情況

file:///C:/DOCUME%7E1/ADMINI%7E1/LOCALS%7E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4.jpg

1955年9月27日,第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了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的決議。毛澤東主席向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10人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發佈命令,
授予粟裕、黃克誠、譚政、肖勁光、王樹聲、陳賡、羅瑞卿、許光達、徐海東、張雲逸10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軍銜,授予55人上將軍銜,授予175人中將軍銜,授予801人少將軍銜。1956年、1958年又分別授予王建安、李聚奎上將軍銜。1956年至1965年,共授予將官以上軍銜1614人。
  file:///C:/DOCUME%7E1/ADMINI%7E1/LOCALS%7E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5.jpg
  
  
2002年6月2日,中央軍委在北京
中南海舉行晉升上將軍銜儀式。
  
    
  
2004年9月25日,中央軍委在北京
八一大樓舉行晉升上將軍銜儀式。
  

1965年軍銜制度被取消。


1988年恢復軍銜制後,中央軍委先後於1988年9月14日、1993年6月7日、1994年6月8日、1996年1月23日、1998年3月27日、1999年9月29日、2000年6月21日、2002年6月2日、2004年6月20日、2004年9月25日和2006年6月24日11次舉行儀式,授予高級軍官警官上將軍銜警銜。至2006年6月24日,人民解放軍自1988年恢復軍銜制以來,中央軍委共授予108名高級軍官警官上將軍銜警銜。>>

至2006年6月24日,1955年我國首次實行軍銜制和1988年人民解放軍恢復軍銜制以來,我軍已有164位高級軍官警官被授予上將軍銜警銜。>>

1996年4月至年底,中央軍委授予數萬名預備役軍官軍銜。這是首批預備役軍官被授予軍銜。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銜制

建國前,中國人民解放軍曾兩次擬議實行軍銜制度,一次是抗戰初期的第二次國共合作時期,一次是抗戰勝利後國共兩党重慶談判之後。兩次擬訂的軍銜等級都與當時國民黨軍隊的軍銜制度相同,但由於受當時環境的制約,兩次擬訂的軍銜制度都未能實行。

建國後,為加強軍隊的正規化、現代化建設,實行軍銜制的問題很快被重新提上議事日程。1950年9月總幹部部管理部成立時,就設置了“軍銜獎勵處”。1952年冬便著手研究軍銜制的問題。1952年11月26日,總幹部部在向毛澤東主席並軍委的報告中,對實行軍銜制度準備工作等問題擬制了初步計畫。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正式實行軍銜制度。
  file:///C:/DOCUME%7E1/ADMINI%7E1/LOCALS%7E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jpg
  
  
2004年6月20日,中央軍委在北京中南海
舉行晉升上將軍銜警銜儀式。
  

1955年1月23日,中央軍委發佈“關於評定軍銜工作的指示”。1955年2月8日,第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通過《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規定了解放軍採用國際通用的軍銜體制。這次軍銜等級設置是在中國傳統軍銜等級體系的基礎上,參照了蘇聯、朝鮮等國的軍銜制而設定的。

軍官軍銜設4等14級,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元帥、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大元帥實際未授予);大將、上將、中將、少將;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

1965年5月22日,第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通過了《關於取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銜制的決定》,1965年6月1日開始實施。

1980年3月12日,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提出,要搞軍銜制。1984年5月31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規定:“中國人民解放軍實行軍銜制度”。1985年6月,中央軍委召開擴大會議,果斷地提出割斷1965年以前的軍銜體制,“實行新的軍銜制”。1988年4月1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草案)》提交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一次會議審議,1988年7月1日,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予以公佈施行。士兵軍銜制度同時立法。

新公佈的軍銜制度不設元帥、大將和大尉,而以一級上將為最高軍銜。軍官軍銜設3等11級,將官:一級上將、上將、中將、少將;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上尉、中尉、少尉。海軍、空軍軍官在軍銜前分別冠以“海軍”、“空軍”。專業技術軍官,在軍銜前冠以“專業技術”。

士兵軍銜按等級分為:士官:軍士長、專業軍士;軍士:上士、中士、下士;兵:上等兵、列兵。

1994年5月12日,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了關於修改《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的決定。修改後的軍銜條例設3等10級,將官:上將、中將、少將;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file:///C:/DOCUME%7E1/ADMINI%7E1/LOCALS%7E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3.gif 陸軍軍銜——將官
校官
尉官
文職幹部
學員
士兵

file:///C:/DOCUME%7E1/ADMINI%7E1/LOCALS%7E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3.gif 海軍軍銜——將官
校官
尉官
文職幹部
學員
士兵

file:///C:/DOCUME%7E1/ADMINI%7E1/LOCALS%7E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3.gif 空軍軍銜——將官
校官
尉官
文職幹部
學員
士兵

1995年9月10日,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預備役軍官法》規定,預備役軍官軍銜設三等八級:少將;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

1998年12月公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規定,義務兵服役時間為2年,並且不再超期服役。根據兵役法,自1999年後,士兵軍銜等級和專業軍士、軍士長的稱謂自行取消。

授銜情況

file:///C:/DOCUME%7E1/ADMINI%7E1/LOCALS%7E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4.jpg

1955年9月27日,第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了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的決議。毛澤東主席向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10人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發佈命令,
授予粟裕、黃克誠、譚政、肖勁光、王樹聲、陳賡、羅瑞卿、許光達、徐海東、張雲逸10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軍銜,授予55人上將軍銜,授予175人中將軍銜,授予801人少將軍銜。1956年、1958年又分別授予王建安、李聚奎上將軍銜。1956年至1965年,共授予將官以上軍銜1614人。
  file:///C:/DOCUME%7E1/ADMINI%7E1/LOCALS%7E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5.jpg
  
  
2002年6月2日,中央軍委在北京
中南海舉行晉升上將軍銜儀式。
  
    
  
2004年9月25日,中央軍委在北京
八一大樓舉行晉升上將軍銜儀式。
  

1965年軍銜制度被取消。


1988年恢復軍銜制後,中央軍委先後於1988年9月14日、1993年6月7日、1994年6月8日、1996年1月23日、1998年3月27日、1999年9月29日、2000年6月21日、2002年6月2日、2004年6月20日、2004年9月25日和2006年6月24日11次舉行儀式,授予高級軍官警官上將軍銜警銜。至2006年6月24日,人民解放軍自1988年恢復軍銜制以來,中央軍委共授予108名高級軍官警官上將軍銜警銜。>>

至2006年6月24日,1955年我國首次實行軍銜制和1988年人民解放軍恢復軍銜制以來,我軍已有164位高級軍官警官被授予上將軍銜警銜。>>

1996年4月至年底,中央軍委授予數萬名預備役軍官軍銜。這是首批預備役軍官被授予軍銜。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中華業餘無線電研究會 - 業餘無線電考試(筆試)班

手機版|小黑屋|存檔|VR2GY 網站

GMT+8, 18-4-2024 18:26 , Processed in 0.04956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本討論區基於 Discuz! X3.5

版權所有 © 2005-2024 VR2GY.com,保留一切權利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VR2GY.com 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VR2GY.com 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