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樓主: VR2GY

合訂本: 軍事討論版 10.2010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17-1-2009 06:55:24 | 顯示全部樓層
中國工農紅軍通信學校恢復
了原貌,生動再現了當年紅軍通信官兵在中央蘇區艱苦卓絕、波瀾壯闊的奮鬥歷程。據瞭解,中國工農紅軍通信學校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革軍委創辦的培養紅軍
通信幹部的學校。70多年前,在毛澤東、朱德、周恩來、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關懷下,在我軍通信兵的創始人王諍等同志直接領導下,中國工農紅軍
通信學校在瑞金創辦。1931年2月至1934年10月間,紅軍通信學校在異常艱苦的條件下辦學,在反圍剿的戰鬥中發展壯大,共培訓無線電報務、機
務、司號和旗語等各類通信人員2100余人,對建立紅軍各方面軍和各根據地的通信聯絡,確保黨中央、中革軍委反圍剿作戰指揮,保障紅軍長征轉危為安,
奪取中國革命戰爭的勝利和新中國的建立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是我軍紅色通信人才的搖籃。
 樓主| 發表於 17-1-2009 07:01:10 | 顯示全部樓層
通信兵的創始人王諍
未命名 - 4.jpg
 樓主| 發表於 18-1-2009 00:18:57 | 顯示全部樓層
通信兵的創始人王諍
0010王諍.jpg
 樓主| 發表於 22-1-2009 01:10:39 | 顯示全部樓層
關於誰是無線電臺的發明人還存在爭議。
  1893年,尼柯拉·特斯拉(Nikola Tesla)在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斯首次公開展示了無線電通信。在為“費城佛蘭克林學院”以及全國電燈協會做的報告中,他描述並演示了無線電通信的基本原理。他所製作的儀器包含電子管發明之前無線電系統的所有基本要素。
  古列爾莫·馬可尼(Guglielmo Marconi)擁有通常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個無線電技術的專利,英國專利12039號,“電脈衝及信號傳輸技術的改進以及所需設備”。
  尼柯拉·特斯拉1897年在美國獲得了無線電技術的專利。然而,美國專利局於1904年將其專利權撤銷,轉而授予馬可尼發明無線電的專利。這一舉動可能是受到馬可尼在美國的經濟後盾人物,包括湯瑪斯·愛迪生,安德魯·卡耐基影響的結果。1909 年,馬可尼和卡爾·斐迪南·布勞恩(KarlFerdinand Braun)由於“發明無線電報的貢獻”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943年,在特斯拉去世後不久,美國最高法院重新認定特斯拉的專利有效。這一決定承認他的發明在馬可尼的專利之前就已完成。有些人認為作出這一決定明顯是出於經濟原因。這樣二戰中的美國政府就可以避免付給馬可尼公司專利使用費。
  1898年,馬可尼在英格蘭切爾姆斯福德的霍爾街開辦了世界上首家無線電工廠,雇傭了大約50人。
  無線電經歷了從電子管到電晶體,再到積體電路,從短波到超短波,再到微波,從類比方式到數位方式,從固定使用到移動使用等各個發展階段,無線電技術已成為現代資訊社會的重要支柱。
 樓主| 發表於 24-1-2009 00:34:55 | 顯示全部樓層
無線電報故事
一百一十一年前(一八九六年)的十二月十二日,馬可尼第一次作無線電報公開示範表演。他在倫敦的托茵比府第用一台發報機向數千米外的接收站拍發訊號,獲得成功。無線電報時代就此開始。
由 於拍發地點與接收地點相隔遠達兩里,其間房屋、樹木、山丘等障礙物又多,事前不少人批評他選錯地點。《標準新聞報》在事前更刊出一篇這樣的社論:「馬可尼這次通過倫敦街道與郵電報部作無線電試驗,實在叫人擔心,怕的是路上的行人,或將受到電波的侵害,會變成盲人聾人……」而且加上關於眼睛和耳朵的構造的資料。結論說:「若是害及行人,郵電總工程師第一個不能逃避責任……」如今讀來,令人啼笑皆非。
一 八九九年三月二十九日,第一封無線電報從英國的多佛拍往法國的布倫。自此之後,拍發的距離逐漸增長,例如,一九○一年,英國科爾努埃爾與大西洋彼岸的紐芬 蘭之間,建立了無線電報聯繫;一九○二年,在美洲航行船隻,白天可收到七百哩外的訊號,夜間更可增至二千哩外;後來再經改良,到一九一○年已可在布諾斯收 到遠達六千哩外愛爾蘭利夫登的訊號。
後來,馬可尼與其他專家一起改進了無線電技術,包括定向波,一百零六年前(一九○一年)十二月開始使用的短波,以及發射管、接收管等,使無線電報的發展更加迅速。
馬可尼是意大利人,生於一八七四年四月二十五日,歿於一九三七年七月二十日。
 樓主| 發表於 28-1-2009 01:01:54 | 顯示全部樓層
八路軍的電訊大王-王士光


  “你們是科學的千里眼 順風耳!”這是毛澤東同志1941 年為我軍通信兵的題詞。在戰鬥歲月裏,無數優秀兒女運用各種科技手段,為民族解放做出了重要貢獻,王士光同志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他雖於2003 6 月不幸去世,但為我軍通信事業建立的卓著功勳,將永載史冊。



  五臺山麓的‘助理教授”





1943 年秋,我由冀中軍區無線電中隊政委調任晉察冀軍區司令部三科科長兼無線電大隊政委。當我趕到軍區司令部所在的阜平縣城南莊報到時,聶榮臻司令員高興地向我介紹說,他請了兩個洋教授,正在無線電大隊開辦無線電機務高級研究班當時簡稱高研班)。叫我趕緊去看看,叮囑我一定要把高研班繼續辦好。




 第二天下午,我從城南莊出發,向南走了七八公里山路,到達高研班所在的中白叉村,首先看到兩個黃頭髮高鼻樑的人,正在指手畫腳地和一群學員熱烈交談。一個身材高大、面龐清瘦的八路軍不時地用英語作著翻譯。經介紹,大高個是王士光,兩位洋人就是聶司令員說的洋教授,都是英國人。老一點的叫班威廉,原任北平燕京大學物理系主任。年輕一點的叫林邁可,是燕京大學經濟系講師,無線電技術的愛好者。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他們幾經輾轉到達晉察冀根據地,這使一向珍視人才的聶榮臻司令員如獲至寶,勸說他們留在阜平幫助辦大學班。1941 年春,王士光同志奉命由冀察熱遼軍區無線電中隊機務主任調八路軍前方總韶簡稱前總)工作,路過晉察冀軍區時,也被聶司令員截留下來,專電請示延安同意後,任命他為軍區三科教育股長,主要負責高研班工作,為兩位洋教授當助手和翻譯。這天下午,王士光同志興致勃勃地向我彙報了兩年來高研班的教學進展,還介紹了他帶領高研班學員改裝電臺發信機的情況,談得很投機。從那天起,我們成了好戰友、好朋友。




 王士光是劉少奇夫人王光美的四哥。1934年,19 歲的王士光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北平燕京大學物理系,翌年,又考入清華大學電機系學習無線電工程。受進步書刊和進步學生的影響,王士光參加了著名的“一二•九”愛國運動,1936 年加入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是王家參加革命第一人,成為兄弟姐妹的學習楷模。王光美受其影響,後來奔赴延安,三個妹妹也相繼參加革命。1938 7 月,根據黨組織的安排,王士光與王新假扮夫妻,在天津秘密組建電臺,在日寇的眼皮底下,一次次完成地下黨組織交給的聯絡任務,愛情之花也在這曲折驚險的地下鬥爭中悄然開放。
 樓主| 發表於 29-1-2009 00:04:17 | 顯示全部樓層
在高研班,王士光是主要負責人。高研班的學制為兩年,學員大都具有高中或初中文化程度,有的是作戰一線的報務主任、電臺隊長或機務骨幹,有的是各軍分區挑選的基層幹部,還有幾個是大學畢業生。所學課程分必修和選修,必修課為高等數學、高等物理、電工原理、無線電工程等四門;選修課有高等微積分、高等電磁學、光學、量子論、相對論、天線理論等。教材是美國斯坦福大學課本和班威廉編寫的講義。由於基礎不同,高研班分甲、乙兩組。英語基礎好的編為甲組,直接聽兩位老師講課;基礎差的分在乙組,由王士光整理筆記,譯成中文,再刻印成講義發給大家閱讀。當時只有26 歲的王士光,既當領導又當助手,既當學生又當“先生”,既做翻譯又當編輯,忙得不亦樂乎,大家都親切地稱他為“助理教授”。




 為了更好地滿足八路軍前線抗日作戰通信聯絡的需要,王士光除了做好高研班的組織之外,還開動腦筋,將課上講的發信機原理繪製成圖,編成實習教材發給大家學習;同時潛心鑽研,創造性地研製出了電子交連式(即電子耦合式)發信機,使發射功率更加穩定,並節省了一個電子管。這種改進後的發信機,抗戰乃至解放戰爭時期,在晉察冀和晉冀魯豫軍區成為最搶手的電臺。




在高研班工作期間,王士光還發明了一套簡便的方法,能幫助學員很快掌握電子交連式發信機計算公式的推導、性能參數的確定以及調線程式的制定等,這在當時是個了不起的創舉。這套方法在軍區推廣後,有效地提高了大家的業務水準。從1942年“五一”反“掃蕩”到1944年初,在晉察冀根據地環境最殘酷、戰鬥最頻繁、敵我鬥爭最激烈的時期,高研班竟然奇跡般地堅持下來,與王士光的禪精竭慮是密不可分的。高研班學員畢業後分配到各地抗戰前線,大大加強了我軍的通信力量。曾在燕京大學任教10 餘年的班威廉教授感慨地說:’這麼好的學生和人才怎麼都到八路軍裏來了!我在國民黨統治區教學很久,這是我遇到的最好的學生。”回國後他寫了一本《新西行漫記》,書中讚揚高研班學生的水準,’與任何第一流大學的學生相比毫不遜色”。聶榮臻元帥在回憶錄中指出:’這一時期培訓的無線電技術人才,不但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有不少還成為新中國的電訊骨幹。
 樓主| 發表於 30-1-2009 00:16:02 | 顯示全部樓層
太行山上的‘電訊大王”



  “我們在太行山上�我們在太行山上�山高林又密�兵強馬又壯!”每當聽到這熟悉的歌聲,我就會想起王士光在太行山區為我軍通信事業做出的突出貢獻。





1944 年初,因為生病,組織上決定我到延安治療體養。雖然和王士光分開了,彼此的情況卻一直相互關注著。1944 年春,王士光調到八路軍前總通信科材料股任股長。他把在高研班學到的知識和自己研製總結的方法運用到材料股的各項工作中,使八路軍前總通信器材工作發生了很大變化。時任前總電臺報務員的徐繼泉在《赤膽金鐘戰太行》一書中寫道產王士光同志的到來,使我們的工作很快有了起色,可以說,發生了歷史性的轉折。”




1944 年下半年,根據黨中央的指示,為了迎接大反攻,適應部隊大發展的需要,八路軍前總首長要求儘快生產一批電臺,滿足前線急需。王士光同志受領任務後,立即因地制宜地進行設計,他採用主振放大式線路設計發信機,採用超外差式線路設計收信機,不分晝夜地繪製出16 部收發信機圖紙。接著因陋就簡地展開裝配。沒有機殼,就用核桃木做機箱和麵板底板。沒有支架,就用飛機的殘骸鋁澆鑄。沒有電池炭包,就和大家一道掄起大錘一錘錘地打成。材料備齊後,他帶一名通信員,到安平縣彭家營村一個堡壘戶家中進行裝機。為了趕時間,每天幾乎工作15 小時以上。由於長時間在炭火盆邊燒烙鐵焊元件,幾次造成一氧化碳中毒。一次上廁所時,他暈倒撞在牆上,鮮血直流,醒後只用炭灰抹抹傷口,又繼續裝機。經過一個半月的突擊,終於完成了16部電臺的研製裝配任務,迅速下發部隊,受到八路軍前總首長的表揚。




 為了研製出更多更好的無線電臺,王士光帶領全股30 多名同志反復研究試驗,確定以改進後的電子交連式線路組裝電臺發信機。在裝機過程中,他們不斷改進工藝,提高技術品質,1945 年上半年小批量生產後定型,成為當年八路軍自製的高性能無線電臺。它的體積只有枕頭包大小,重量只有7 公斤,功率達到15 瓦,比當時的日式、美式電臺還實用。解放戰爭中,從上党戰役到平漢戰役,從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到決戰淮海,從解放南京到進軍大西南,這種電子交連式電臺都發揮了重要作用。電子交連式電臺小批量生產成功後,王士光組織大家擴大生產,相繼生產近百部,為解放戰爭初期的防禦作戰提供了良好的通信裝備,受到劉伯承司令員的高度讚揚。
 樓主| 發表於 31-1-2009 00:28:24 | 顯示全部樓層

1947 3 6 日,時為華北局機關報的《人民日報》 第二版,以《人民的電機工程師模範電訊技術員王士光》 為題,作了特別報導。文章的開頭這樣寫道:“一提大王,在電訊人員裏都是熟悉的,而且大家都存在著對他的佩服和親熱。這個稱呼的來源,由於他是個高大的個子,加上他的穩重與和藹,如果我們一語雙關地說他是這個區域的‘電機工程大王’大概是不過分的。”此後,人們在“大王”的稱呼之前,又加上了“電訊”二字,' ’電訊大王”的名聲越來越大,在太行山區越傳越廣。



  晉冀魯豫的有名英雄



  人們大都知道,通信兵是無名英雄。當年的王士光是個例外,因為做出了特殊貢獻,他成為有名英雄。




1945 12 月,為加強對國統區和解放區的語音宣傳,晉冀魯豫軍區滕代遠副司令員請示劉伯承、鄧小平後決定,將當時繳獲的兩部美造中長波飛機導航電臺改裝成中波和短波廣播電臺,由軍區通信聯絡分局局長兼政委林偉組織,機務工程主任王士光具體負責。




 接受任務後,王士光首先對導航台進行了認真詳細的分析,查閱了大量資料,搜集了一切可以利用的器材,做好了設計改裝的準備工作。從1946 2 月開始,他和戰友們在河北省涉縣的沙河村,開始了夜以繼日的改裝工作。盛夏季節,驕陽似火,炎熱而又潮濕的氣候使機器零件性能不穩,電路經常發生故障。在調試最緊張的時候,王士光病倒了,痢疾和瘧疾兩種病魔同時侵入他的肌體,一病就是兩個多月,茶飯難進。一米八的大高個,病得弱不禁風,走不動、站不穩。同 志們勸他回去體息,他卻笑笑說:“這沒什麼,如果身體有病就停止工作,那算什麼革命!”就這樣,王士光躺在一張小床上,始終堅持在現場指揮調試。
 樓主| 發表於 17-2-2009 00:46:26 | 顯示全部樓層
粟裕大將軍的“耳朵”在哈密

    2006年,反特題材劇《暗算》熱播。一個在聽覺方面有特別能力的天才人物——瞎子阿炳的故事,讓我們熟悉了這樣一群情報人員:

他們靠耳朵維護著國家安全,耳朵是他們的武器。憑著可以聽到常人分辨不出的聲音,並能識別聲音中的細微差別,這些無名英雄常被譽為國家的“順風耳”……

在哈密麗園街道辦事處的建設路社區,有一位八旬老人。半個多世紀以前,他也像阿炳一樣,與夥伴們用耳朵跟蹤敵臺,我國傑出的軍事家粟裕大將軍曾用“粟裕的耳朵”來肯定他們的工作——

    在粟裕大將身邊呆過的老革命,如今仍健在,而且就生活在我們身邊,他會是什麼樣?近日,在建設路社區居委會,記者見到了這位元頗具神秘色彩的老人——劉鴻甲。


老人身材不高,約1.6米左右,滿頭銀髮與灰色毛衣裏的白襯衣相映成趣,僅看他矯健的步伐,一點也不像剛過完80歲生日的老人,看上去也就60多歲的樣子(見下圖)。

一進老人的家,滿眼都是字畫,茶几上還堆放著書籍。老人說,他現在的樂趣就是在家寫寫字,看看書。“這本書就是楚青送給我的。”他拿起茶几上的《粟裕傳》繼續說道,“楚青也就是粟裕的夫人,我現在還和她有聯繫,還有他們的兒子。”


怎麼會得到粟裕的“耳朵”這個美譽呢?回憶起60年前的往事,劉鴻甲神情激動起來……

   
18歲入黨參軍, 成為部隊裏的一名“聽風者”

    1946
年,18歲的劉鴻甲在老家江蘇海安上中學時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在組織的安排下,未徵求父母意見,他就參了軍,來到華野司令部四中隊,幹上了無線電偵聽。他每天的任務就是把電臺傳出來的“滴嗒”聲轉化成0至9的數字。


時隔多年,已是昔日機密大白於天下的日子。談起當年,劉鴻甲仍記憶猶新:嗒就是0,滴嗒是1,滴滴嗒是2,滴滴滴嗒嗒是3,滴滴滴滴嗒是4,滴滴滴滴滴是5,嗒滴滴滴滴是6,嗒嗒嗒滴滴是7,嗒嗒嗒滴是8,嗒嗒嗒滴是9。file:///C:/DOCUME%7E1/ADMINI%7E1/LOCALS%7E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1.gif


   “你可別小瞧了這十個數字。敵臺發出的信號就像風一樣,稍縱即逝,很短的時間就要聽清楚並抄錄下來,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因為手寫跟不上耳聽,無線電偵聽大多都是一邊抄錄,一邊把聽到又來不及抄錄的電碼記在心裏,這就要求偵聽員對電碼要記到滾瓜爛熟。


為了儘快投入戰鬥,從培訓一開始,劉鴻甲就反復地背誦著不同電碼的組合,吃飯要背,走路也要背,就連晚上睡覺前也不落。“不誇張地說,就算是說夢話也都是滴滴嗒了。”回憶起當時的情形,老人呵呵直笑。


短期培訓以後,劉鴻甲先在後方偵聽敵方電臺,1948年7月,他被調到前方指揮所,和粟裕吃住在一個院子裏,在指揮所裏,和他一起偵聽的戰友還有20余人。

          “耳朵”之間的較量

無線電聯絡就怕偵聽,只要知道對方聯絡的頻率和時間,偵聽人員就成了“第三者”。戰場上,劉鴻甲負責偵聽,敵方電臺也就有了反偵聽,經常會更換聯絡頻率。

    “
這就要求我們偵聽準確,儘快破譯他們的電報內容。”老人說,他在部隊還煉就了跟蹤敵方電臺的“密笈”,無論對方如何更換,他啪啪地旋轉調頻,就能從成百上千套頻率中找到敵方頻率。

至於是如何找到的,劉老笑了笑說,他也說不好,感覺就像老練的漁夫看到水面上紛繁淩亂的水泡,就能一眼分辨出哪些水泡下有魚,哪些沒有,對著“魚泡”一網撒下去,魚就成了“甕中之鼈”。

劉老回憶說,只要他一坐到電臺前,耳朵聽著對方電臺裏的的嗒嗒的聲音,手中的筆就不停地寫著0至9的數字,有時一天寫很多頁紙,這些數位都會及時交給破密部破密整理後,由專人直接交給粟裕。

偵聽敵方電臺這是固定活,要是行軍咋辦呢?

劉 老回憶道,部隊轉移時絕不能中斷偵聽,先是由一部電臺暫時偵聽,等轉移的電臺到達指定位置,再轉移後方電臺。“部隊轉移都是臨時決定,我們必須保存好剛剛 偵聽到的內容,所以,我用的電臺都是由另外戰士背上跑著趕往指定位置,我就保管好那些數字就行了,到了指定位置,迅速安裝好電臺,再通知後方轉移。”


    20歲時 首次見到粟裕, 聽到粟裕的“耳朵”這個讚譽

    1948
年8月8日,劉鴻甲第一次見到41歲的粟裕。

   “
將軍當時穿 著軍裝,正給官兵們開大會。”老人說,因為當時正值解放前夕,粟裕大部分時間都在指揮作戰,他與粟裕見面的機會也不多。不過,他還是清楚地記得,粟裕個頭 不高,為人謙和。“和身邊的人說話總是文質彬彬的,他的每一句話,都說得很有信念,也說到每個人的心坎上……感覺聽他說話,就象注射興奮劑一樣。他的語言中有一股力量,一種讓人信服、服從的力量。”

    1948
年9月,粟裕指揮濟南戰役,殲敵10萬餘人。此後又於11月6日發起淮海戰役,戰役中,粟裕作為代司令員直接指揮了華東野戰軍17個縱隊作戰。

作為這幾次戰役的親歷者,劉鴻甲至今仍然記得粟裕對他們工作的評價。“每次戰役下來,將軍總會找到我們首長說:‘這次勝利離不開你們四中隊啊!你們就是我粟裕的耳朵。’。一聽到這樣的表揚,我和戰友們別提心裏多美了,再苦再累也覺得高興。”


晚年生活: 計畫寫回憶錄 不忘聯繫戰友

    1956
年秋天,劉鴻甲調離粟裕部隊,來到浙江氵乘泗當兵,成了國防工兵中的一員。

    1957
年,29歲的劉鴻甲結婚,因為在氵乘泗當兵,他把子女的名字全部都起成與水有關的名字,1960年,他攜家人支邊到新疆哈密,來到原兵團哈管局,直至離休。

    “
也許是受到了將軍的影響,我雖然不能像他一樣吟詩作句,但卻喜愛上了書法。”老人說,現在家裏牆上到處掛著自己的字畫,越寫越上癮。“就想回憶一下過去,別看我80歲,還覺得年輕著呢,現在我還計畫寫一本回憶錄,那段與將軍共度的軍旅生涯是最主要的內容,我會永遠記住將軍對我的激勵。”

    “
他也夠忙的,一邊計畫寫回憶錄,一邊不忘和戰友們聯繫,還改不掉他那愛記數位的‘毛病’,哪個戰友的電話是多少,他都記在心裏,經常打電話聯繫。”一旁的 老伴埋怨道。“那個時候,我是利用科技監視敵人,現在,是用科技聯絡戰友,始終都是在用高科技啊。”老人笑得很開心,像個孩子。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中華業餘無線電研究會 - 業餘無線電考試(筆試)班

手機版|小黑屋|存檔|VR2GY 網站

GMT+8, 19-3-2024 14:38 , Processed in 0.046412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本討論區基於 Discuz! X3.5

版權所有 © 2005-2024 VR2GY.com,保留一切權利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VR2GY.com 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VR2GY.com 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