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樓主: VR2GY

3月8日 游擊隊基地∼第2波 楊家村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1-3-2015 22:51:01 | 顯示全部樓層
1
0940.jpg
 樓主| 發表於 2-3-2015 21:36:43 | 顯示全部樓層
楊家村
楊家村主樓「適廬」,位於元朗十八鄉楊家村 131 至 132 號 A,據古蹟辦事處紀錄,「適廬」始創於 1936 年,業主是原藉梅縣的兩名印尼華商楊衛南及楊竹南(兩兄弟)。楊家村建築物屬客家圍龍屋,是典型的粵東式堂橫屋,南面建有門樓,外牆屬於火形山牆,大宅「適廬」位於正中,而主廳設有家祠「敦敬堂」。歷史 建築群包括門樓、主樓及附屬建築物。

楊氏最初在楊家村種菜種米以及養豬,耕作收成於元朗舊墟販賣。
元朗市自新墟設成便繁盛起來,直至 1930 年代初,旅居海外的客籍華僑,獲悉新界土地可自由購買及搭建房屋,且在英國人的管治之下,相對動燙不安的內地(中國軍閥及國共之亂),較爲有利於生命財産的保護。加上香港地理位置又處在家鄉與南洋通道之間,往來方便,故此陸續有一批批梅州籍華僑經由南北行引介在 此買地和興建居所定居。
於是元朗這個地方,吸引了梅縣、大埔、蕉嶺、平遠、豐順及惠陽、寶安等客籍新移民到此遷居。而客藉人士遷入新界元朗,成為了當地之新移民,間中亦會面對鄰村侵迫,故此會仿照梅縣之建築風格,在香港建造同樣的圍龍屋以作防衛。這種情懷在楊家村左堂之對聯「適居新界疑華界、廬結他鄉倣故鄉」中亦感受出 來,除了楊家村,博愛醫院附近之「蔭華廬 )」(1932),也是由梅縣人潘君勉特聘請三名客籍工匠從家鄉遠道來港興建的,而崇正新村中著名大宅「慎德居」,便是客籍印尼華僑梁幹臣所建。


file:///C:\Users\KAM-HU~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jpg
楊家村楊家村屬於典型客家風格的堂橫式圍屋,大宅正面跟葉劍英故居相若,屋前有一片禾坪晒場,用於曬穀和乘凉等活動。依照客家建築傳統,正門前應該有一個半月形的風水池,與圍龍對稱,可能某些原因未有建成。
建築上,楊家村亦跟隨堂橫式圍屋的造型特色,中軸線上之敞廳堂、敞廊和天井構成三位一體的廳井空間,左右方有平衡對稱的廂房,主次分明,坐落有序,布局規整。從楊家村山牆的鍋耳造耳及裝飾來看,類似的設計地在崇正新村的慎德居出現過。
左堂門額上有「迎祥」二字,門口有一幅對聯「適居新界疑華界、廬結他鄉倣故鄉」,門外有一水井 (昔日沒有自來水,古老大宅必有一口水井提供水源 )。
正廳「適廬」位於建築物正中央,門外對聯「適居仁里、廬境人群」,內供祖先靈位,稱為「敦敬堂」。右堂同樣是對稱的廂房,門外有一幅對聯「適居鄰里仁為美、廬境人環治不孤」。兩廳為天井所隔,與側門連接。
左堂的對聯一句「廬結他鄉倣故鄉」,反映出楊氏於新界元朗這個「他鄉」建立園家時,同時亦懷念家鄉的生活。右堂的對聯中「里仁為美」,參自孔子《論語 裡仁》中所說的「裡仁為美 …」,指與仁厚善良的人為鄰居,所謂「德不孤,必有鄰」,意思是有道德的人不會孤立無援,必定會有同他相親近的鄰居,這幾個大字,都是帶出楊氏在異鄉中,有「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心聲。

file:///C:\Users\KAM-HU~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3.jpg
file:///C:\Users\KAM-HU~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4.jpg



楊開晉代楊家祠正門的橫匾上寫著「楊家村」,一幅對聯「楊開晉代,家派梅州」,道出了屋主淵遠流長的家史。
大部份姓氏源自國號,春秋時代就有楊國一地,其後晉國滅楊國,晉武公時封次子伯僑於楊,稱楊侯,是為楊姓人的受姓始祖。後人因國亂逃往華山仙谷,遂居華陰,稱為楊氏,史稱楊氏正宗。楊姓一開始在陝西,河南一帶發展,從西晉末年開始遷入福建,並於元朝遷入廣東。楊姓的主要聚居地有華陰,修武,河內,扶 風,梅縣等。而楊家村的楊氏便屬於梅縣一派。
file:///C:\Users\KAM-HU~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5.jpg



東江遊擊隊 西線元朗楊家村及山廈村都跟東江遊擊隊拉上關係,而楊家村「適廬」的大宅,就是當年游擊隊其中一個根據地,擔任著東江遊擊隊「西路交通線」中的一個重要交通站,因為楊家村背後的山路和荃灣相連,直通到醉酒灣防線的城門碉堡,經由東江遊擊隊營救的文化人和民主人士,在秘密護衛下,從九龍出發,沿荃灣翻越大 帽山,先來到楊家村,沿著這條元朗交通線,避開日軍檢查崗,通過封鎖線,渡過深圳河抵達落馬洲,最後安全達到寶安抗日遊擊區據點。
西線亦是最多難民走的路線,幾百名文化人士就是這樣混雜在逃難的人群中長途跋涉走到惠州的。

東江遊擊隊 大營救日佔時期,抗日游擊隊曾在楊家村藏身一年,東江遊擊隊不斷拯救囚禁集中營內的中外國人士,包括一批提出抗日和文化名人。因為日軍佔領香港後,便馬上封鎖香港至九龍之交通,實行宵禁,並開始大肆搜捕愛國人士和抗日分子。同時,日軍還貼出布告,限令在港的知名文化人到「大日本軍報道部」報道,否則格殺勿 論。
獲營救的中外國人士和文化名人,由元朗楊家村往深圳河逃避追補,最後要通過深圳河之日本哨崗,必須得到新界鄉伸的協助去辦取難民證,被營救的人仕才能掩人耳目通過深圳河。
東江大隊在抗日時間,亦破壞日本在港軍事據點、誅殺漢奸,元朗武工隊先後在元朗處決一批窮兇極惡的漢奸,成功消滅和趕走了兩股聞名土匪蕭天來和黃慕容,又在西貢趕走陳乃就、鄧發仔等土匪。
file:///C:\Users\KAM-HU~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6.jpg
file:///C:\Users\KAM-HU~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7.jpg

再見 楊家村所以楊家村除了建築特色之外,亦具有抗日期間重要角色的歷史價值,連自己亦需要跑遊數次才找到楊家村這個地方,怪不得如此一所客家圍屋,能夠為東江游擊隊提供一個隱蔽的活動據點。現時楊家村不沾染任何政治,不過四周的環境仍然保持著一份隔世的感覺,這裡沒有行車路直達,村後一列高低起伏的山群,四週 樹林與田間小路,還是一個相當幽靜怡人的地方。


 樓主| 發表於 3-3-2015 11:31:58 | 顯示全部樓層
1
0942,,.jpg
 樓主| 發表於 3-3-2015 18:31:16 | 顯示全部樓層
 秘密大營救中轉站——元朗十八鄉楊家祠
  如果你翻開新界地圖,看到最廣闊的平原一帶,就是元朗。我們這次要去的楊家祠就位於新界元朗十八鄉大棠村。在這裡,鄉村色彩與現代化建筑和諧地並存著, 既有現代的商業中心,也有純朴的鄉郊田野,不少民俗、食俗等鄉村文化也都保留著。我們一路上就看到不少祠堂、丁屋、古廟和社壇。
  來到十八鄉大棠村,天空放晴,春日的陽光柔和地照射在大地上,平添了幾分暖意。相比起鬧市的人頭涌涌,大棠村充滿鄉土氣息,阡陌縱橫的田野種滿蔬菜﹔遠處,一簇簇淡粉色的桃花挂滿枝頭,向日葵張開笑臉似乎在迎接我們的到來。這是一條漫長的鄉間小徑。大概走了10幾分鐘,經 過竹林,養雞場,還有很多村屋,七拐八彎,左旋右轉,我們來到了楊家祠的門口。
  楊家祠正門的橫匾上寫著“楊家村”,兩邊對聯“楊開晉代,家派梅州”,道出了屋主淵遠流長的家史。這是一座客家風格的堂橫式圍屋。屋子前面有一晒場,兩隻農家黑犬看見我們的到來,在鐵籠裡歡欣雀躍。客家堂橫式圍屋的造型特征,是以中軸線上的敞廳堂、敞廊和天井構成三位一體的 廳井空間,左右有平衡對稱的廂房。我們進入左堂的“迎祥”,中間是天井,靠近入門處有一水井。楊家祠的住戶告訴我們,他們從井中抽水飲用,不用自來水,既環保又健康。楊家祠中堂的“適廬”為整個屋子的中心,入門可見到“敦敬堂”幾個大字,前面擺著祭台,中間的天井擺著幾盆花,陽光從天井上空照進來,滿屋生 輝。右堂同樣是對稱的廂房。這樣的房子既完整又實用,住在裡面冬暖夏涼,十分舒適。步出右堂,我們再次來到屋前的晒場,隻見整座房子造型前低后高,堂屋高,橫屋低。屋頂瓦面層層錯落,成疊式瓦面,結構井然有序。
  楊家祠,這座古朴的客家宅院,接待過眾多知名的民主人士和文化人士。1941年12月,日軍佔領香港后,立即封鎖港九交通 要道,實行宵禁,在香港進行地毯式搜查。當時的文化人士和民主人士,包括何香凝、柳亞子、鄒韜奮、茅盾、夏衍、范長江、喬冠華、高士其、胡風等,被困在香港。他們隨時都有被害的可能。1942年1月至5月,經過周密的部署和策劃,港九大隊和其它抗日游擊隊成功營救出被困香港的愛國人士。這次大營救 被著名作家茅盾稱之為“抗戰以來(簡直可以說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搶救工作。”而楊家祠,作為東江抗日游擊隊西線的重要交通站,成為這次大營救的中轉站。很多被營救的人士先來到這裡,然后再進入到東江游擊區。
  聽完新界友人的介紹,望著楊家祠后面高低起伏的山地,再看看剛才走過“九曲十八彎”的鄉間小路,我們不禁佩服游擊隊的英明,居然能夠找到如此隱蔽的地方作為活動據點。
  告別楊家祠時,我們沿著原路往回走,一步三回頭,為的是再多看一眼這座有著不平凡歷史的屋子。小路彎彎曲曲,楊家祠很快消失在我們的視野中。可是我們都知道,楊家祠,它的名字和它的歷史,已經在我們的腦海裡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樓主| 發表於 3-3-2015 18:32:24 | 顯示全部樓層
1
0888-2010 -08.jpg
 樓主| 發表於 4-3-2015 18:14:27 | 顯示全部樓層
1
00025.jpg
 樓主| 發表於 5-3-2015 18:03:13 | 顯示全部樓層
遊客在遊覽元朗市鎮公園時,可知 距公園南面二公里有一鄉村名叫山廈村,山廈村在元朗雖無屏山、錦田、廈村等那麼大名氣,但是,在元朗可算得上是一條開村至今沒有多大改變,完整傳統氏俗的農村。由於過往交通不便,所以這一鄉村在新界上寂寂無名。現在山廈村交通亦便利,「張氏宗祠」更於2000年被列為法定古蹟建築物,備受保護,開放給市民參觀,該村漸漸受人注意。
山廈村開村始祖祝平公,是明朝萬 歷年代八品官,後因經營鹽業,而南下香港。初定居橫州,後子孫繁衍,至清朝順治時,遷居到現址,至今約有三百五十多年。山廈村民,至今仍過著傳統農村生活,以過往沒有多大改變,在今天的社會裡,可說少見。但是,年輕的一輩,不甘蟄伏農村,過
 樓主| 發表於 5-3-2015 19:21:50 | 顯示全部樓層
1
0884.jpg
 樓主| 發表於 6-3-2015 19:19:19 | 顯示全部樓層
1
0883.jpg
 樓主| 發表於 6-3-2015 20:35:40 | 顯示全部樓層
須知:
1)本隊為自發組織遠足行山活動,活動係朋友式約會, 並非旅行隊, 亦非任何組織。大家結伴同遊,參加者必須事先了解是次活動之行程、性質、難度及安全性。如有需要請預先自行購買個人意外保險。本旅行隊不會替參加者購買任何保險。參加者如中途不依從本隊領隊的活動路線及指示、或因個人身體狀況不佳,而不幸發生任何意外,引致參加者財物受損、身體損傷或死亡,所有責任自負,一切與本旅行隊無關,參加者及其家人不能要求本旅行隊作出任何賠償。
2)如身體不適,請勿跟隨;或在途中感到不適,必要通知邀請者或同行者便可。
3)請自備行山裝備、足夠糧水、晴雨用具、勞工手套、電筒、行山杖。
4)如當日天氣欠佳,路線將會作出修改。 集合時間前兩小時天文台已發出紅雨、黑雨、三號風球或以上,當日行程將取消。 登山活動具危險性.參加者應小心注意安全。
建議自購保險。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中華業餘無線電研究會 - 業餘無線電考試(筆試)班

手機版|小黑屋|存檔|VR2GY 網站

GMT+8, 3-5-2024 07:03 , Processed in 0.039643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本討論區基於 Discuz! X3.5

版權所有 © 2005-2024 VR2GY.com,保留一切權利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VR2GY.com 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VR2GY.com 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